成語:子卯不樂
拚音 zǐ mǎo bù lè
解釋 古代國君認為子日、卯日是不祥的日子,在這兩天不奏音樂,作為對自己的警戒。事見《左傳.昭公九年》晉膳宰屠蒯的話“辰在子卯,謂之疾日,君徹宴樂,學人舍業”。注:“疾,惡也”,即惡日。亦見《禮記.檀弓下》:“子卯不樂(`21`ㄩㄝˋ `27`yuè`1` 悅)”注:“紂以甲子死,桀以乙卯亡。王者謂之疾日,不以舉樂為吉事,所以自戒懼。”紂:商朝的末代君主。桀:夏朝的末代君主。所以:用來。另一說見《釋文》引張晏說:“子刑卯,卯刑子,相刑之日,故以為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