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出戶而知天下
拚音 bù chū hù ér zhī tiān xià
解釋 不出門能知天下之事。`16``1`形容人的知識淵博。語出《老子》四七章:“不出戶,知天下。”《淮南子.主術訓》:“百步之外,天下之物無不通者,其灌輸之者大,而斟酌之者眾也。是故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知天道。”《韓詩外傳》卷三:“昔者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見天道者,非目能視乎千裏之前,非耳能聞乎千裏之外,以己之度度之也,以己之情量之也。”漢.張衡《思玄賦》:“不出戶而知天下兮,何必曆遠以劬勞?”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丙編卷一:“人主以一身立乎巍巍之上,以一心運乎茫茫之中,不出戶而知天下,不下堂而理四海。”《宋史.卓行傳.徐積》:“客從南越來,積與論嶺表山川險易,鎮戍疎密,口誦手畫,若數一二。客歎曰:‘不出戶而知天下,徐公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