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傾蓋論交
拚音 qīng gài lùn jiāo
解釋 蓋:車篷。此典指鄒陽提出俗話說:道路相遇,須停車傾斜車篷,才能靠近交談,如同熟識的老朋友。後以此典比喻感情深淺與相識時間長短無關;有“白頭如新”的久交而不相知;有“傾蓋如故”的一見如故;也比喻誌同道合,意氣相投。鄒陽,齊(郡治今山東東部)人。西漢文學家。初從吳王劉濞(bì閉),有《上吳王書》,勸劉濞不要起兵叛漢,劉濞不聽。鄒陽後去為梁孝王之門客,被讒下獄,有《獄中上梁王書》,申辯冤屈。鄒陽在書中提出“俗話說:‘有的人相處到老年白頭,還猶如新相識似的;有的人相遇道路,卻傾斜車篷,靠近交談,象老朋友一樣。’這是什麽原因呢?是相知和不相知啊”。此典又作“白頭如新”、“傾蓋”、“白頭新”、“交蓋傾”、“傾蓋如故”。
例子 唐·駱賓王《螢火賦》:“綈袍匪舊,白頭如新。誰明公冶之非,孰辨臧倉之訴。” 駱賓王《秋日與群公宴序》:“群公或道合忘筌,契金蘭而貴舊;情深傾蓋,披玉葉以交新。” 宋·黃庭堅《和答魏道輔寄懷》:“諒無綈袍故,盡是白頭新。” 宋·張孝祥《題朱元順浯溪圖》:“元順骨已冷,千載交蓋傾。” 宋·辛棄疾《蝶戀花·用趙文鼎提舉送李正之提刑韻送鄭元英》:“傾蓋未償平日願,一杯早唱陽關功。” 金·元好問《普照範煉師寫真》之二:“傾蓋論交了歲寒,眼中人物似君難。” 元·張翥《瑞龍吟·癸醜歲冬》:“誰道倦途相逢,傾蓋如故,陽春一曲,總是關心句。”
典故
《史記》卷83《魯仲連鄒陽列傳》2471頁:“諺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