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披發文身
拚音 pī fà wén shēn
解釋 古代吳越一帶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風俗。頭發披散,身刺花紋。
出處 《禮記·王製》:“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例子 禹入裸國,披發文身;墨子入楚,錦衣吹笙。(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外表
典故
見“被發文身”。
近義詞 被發文身
拚音 pī fà wén shēn
解釋 古代吳越一帶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風俗。頭發披散,身刺花紋。
出處 《禮記·王製》:“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例子 禹入裸國,披發文身;墨子入楚,錦衣吹笙。(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外表
見“被發文身”。
近義詞 被發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