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秦鏡高懸
拚音 qín jìng gāo xuán
解釋 秦鏡:相傳秦始皇有一麵鏡子,能照見人的五髒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懸:掛。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出處 《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裏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髒,曆然無硋。……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 秦鏡高懸的故事
例子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25回:“望大人的~。殺人之事,休要屈賴我佛門弟子。”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公正嚴明
典故
同“明鏡高懸”。
清 李漁《比目魚.駭聚》:“若非秦鏡高懸,替老夫伸冤雪枉,不止隕身敗名,亦且遺臭萬年。”
近義詞 明鏡高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