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虎溪相送
拚音 hǔ xī xiāng sòng
解釋 晉無名氏《蓮社高賢傳.百二十三人傳》:“陸修靜,吳興人,早為道士,置館廬山。時遠法師(慧遠,一作惠遠)居東林,其處流泉匝寺,下入於溪。每送客至此,輒有虎號鳴,因名虎溪。後送客未嚐過。獨陶淵明與修靜至,語道契合,不覺過溪,因相與大笑,世傳為《三笑圖》。”按,三人相會為後人附會之說,不可信。後用為僧人高士相聚談論和送別的典故。唐 孟浩然《疾愈過龍泉精舍呈易業二公》詩:“日暮辭遠公,虎溪相送出。”明 吳廷翰《懷白雲寺僧》詩:“幾度南山不得歸,虎溪相送跡亦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