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虎不食兒
拚音 hǔ bù shí ér
解釋 老虎凶猛殘忍,但並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出處 明·楊珽《龍膏記·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陽,一時未歸,待異日我自慢慢勸他,虎毒不食兒,孩兒切莫短見。”
例子 大家都知道~,你卻忍心傷害自己的親生兒子。
語法 作賓語、定語;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
典故
指猛獸也知骨肉之情。
借喻人更應有骨肉之情。
清.翟灝《通俗編.獸畜.虎不食兒》:“聶夷中詩:‘餓虎不食兒,人無骨肉恩。’”也作【虎毒不食兒】。
《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常言道:‘虎毒不食兒。’憑著我花言巧語……哄他一哄,好道也罷了。”
近義詞 虎毒不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