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時不可失
拚音 shí bù kě shī
解釋 時:時機,機會;失:錯過。抓住時機,不可錯過。
出處 《戰國策·秦策四》:“臣聞敵不可易,時不可失。”
例子 此天遣我以報複之機,時不可失。(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四十九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要及時抓住時機
典故
《書.泰誓上》:“爾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時哉弗可失。”時:時機,機會。
失:錯過。
謂辦事要抓住良機,不可錯過。
《戰國策.秦策四》:“臣聞敵不可易,時不可失。”《隋書.劉權傳》:“又密遣人齎書詣權,稱四方擾亂,英雄並起,時不可失,諷令舉兵。”宋.蘇軾《司馬溫公神道碑》:“士曰時哉,既用君實,我後子先,時不可失。”《封神演義》一五回:“有南極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自難躲逃。’”
近義詞 機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