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市井之徒
拚音 shì jǐng zhī tú
解釋 徒:人(含貶義)。舊指做買賣的人或街道上沒有受過教育的人。
出處 《管子·小匡》:“處商必就市井。”《孟子·萬章下》:“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
例子 朝中服赤芾乘軒車者,三百餘人,皆裏巷市井之徒,脅肩諂笑之輩。(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三十五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小市民
典故
指城市中的商販或沒有文化教養的小市民。
《東周列國誌》第三五回:“曹共公為人……以諛佞為腹心,視爵位如糞土。朝中服赤芾乘軒車者,三百餘人,皆裏巷市井之徒,脅肩諂笑之輩。”郭沫若《天才與教育》:“素來注重實際而唯利是圖的市井之徒,處在目前的亂世,無怪乎層出不窮地出了無數的‘惡魔的天才’了。”
近義詞 市井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