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鼠憑社貴
拚音 shǔ píng shè guì
解釋 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麵,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壞人仗勢欺人。
出處 南朝梁·沈約《恩悻傳論》:“鼠憑社貴,狐藉虎威。”
語法 作謂語、補語、分句;指仗勢欺人
典故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桓公問管仲:‘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為社(注:古代祭土地神的壇,用木頭樹起來,塗上泥土,作為土地神的象征。)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托其中。熏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注:音shǐ,脫落)。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
社鼠在祭土地神的壇上掘穴托身,因為土地神的壇是用樹木和泥土製成,所以人們既不能用火熏,也不能用水澆,社鼠因而為患。
後用作惡人有所倚恃而得勢的典故。
《宋書.恩幸傳論》:“人主謂其身單位薄,以為權不得重。曾不知鼠憑社貴,狐借虎威。”
近義詞 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