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未能免俗
拚音 wèi néng miǎn sú
解釋 沒能夠擺脫開自己不以為然的風俗習慣。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未能免俗,聊複爾耳。” 《晉書·阮鹹傳》:“未能免俗,聊複爾耳。”
例子 倘使揭穿了這謎底,便是所謂“殺風景”,也就是俗人,而且帶累了雅人,使他雅不下去,“未能免俗”了。(魯迅《論俗人應避雅人》)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俗氣
典故
《世說新語.任誕》:“阮仲容、步兵居道南(晉阮鹹,字仲容,鹹叔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故稱阮步兵),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衣物,阮鹹卻掛一條粗布圍裙於院中,聊以應俗。後因以“未能免俗”、“阮郎貧”用為傲俗或從俗的典故。
唐.李商隱《七夕偶題》詩:“明朝曬犢鼻,方信阮郎貧。”金.元好問《被檄夜赴鄧州幕府》詩:“未能免俗私自笑,豈不懷歸官有程。”表達出奉命赴官與思欲歸鄉的矛盾心情。
反義詞 超凡入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