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仁者見它說是仁,智者見它說是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忍無可忍 |
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
日複一日 |
複:再,又。過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時間長。也形容光陰白白地過去。 |
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厲害。 |
神乎其神 |
神:神妙;乎:語助詞,表感歎。神秘奇妙到了極點。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
損之又損 |
形容極為謙虛。 |
痛定思痛 |
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後,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 |
頭上安頭 |
比喻多餘和重複。 |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比喻被動應付,對問題不作根本徹底的解決。 |
微乎其微 |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
為所欲為 |
為: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後指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
聞所未聞 |
聞:聽到。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見。 |
屋下架屋 |
比喻機構或文章結構重疊。 |
相門有相 |
宰相門裏還出宰相。舊指名門子弟能繼承父兄事業。 |
玄之又玄 |
原為道家語,形容道的微妙無形。後多形容非常奧妙,不易理解。 |
一物降一物 |
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製服它。 |
有鼻子有眼 |
比喻把虛構的事物說得象真實的一樣。 |
賊喊捉賊 |
做賊的人喊捉賊。比喻壞人為了自己逃脫,故意製造混亂,轉移目標,把別人說成是壞人。 |
著三不著兩 |
指說話或做事輕重不當,考慮欠周,注意這裏,顧不到那裏。 |
不知者不罪 |
罪:責備,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