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雍和”的意思和解釋。
拚音 yōng hé
注音 ㄩㄥ ㄏㄜˊ
詞性 形容詞
◎融洽;和睦。傳說中的獸名。
1.融洽;和睦。
例證漢 · 王充 《論衡 · 藝增》:“欲言 堯 之德大,所化者眾,諸 夏 夷狄莫不雍和,故曰萬國。”《後漢書 · 魏霸傳》:“霸 少喪親,兄弟同居,州裏慕其雍和。”《北史 · 蕭寶夤傳》:“公主有婦德,事 寳夤 盡雍和之禮,雖好合而敬事不替。”許傑 《鄰居》五:“房裏斜映著一小方的月色;月色迷濛,房中的空氣十分雍和而寧靜。”
2.傳說中的獸名。
例證《山海經 · 中山經》:“又東南三百裏,曰 豐山。有獸焉,其狀如蝯,赤目、赤喙、黃身,名曰雍和,見則國有大恐。”
1.和睦。也作“雍睦”、“雍穆”。
例證《後漢書 · 卷二五 · 魏霸傳》:“霸少喪親,兄弟同居,州裏慕其雍和。”《北史 · 卷二九 · 蕭寶夤傳》:“公主有婦德,事寶夤盡雍和之禮。”
2.神話傳說中的怪獸。
例證《山海經 · 中山經》:“又東南三百裏,曰豐山。有獸焉,其狀如蝯,赤目、赤喙、黃身,名曰雍和,見則國有大恐。”
神獸
傳說中的獸名。出於豐山,紅色的眼睛,紅嘴巴,黃色的皮毛,樣子有點像猿,上古的恐慌之神,傳說它一出現必有大災荒伴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