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第424頁
鬱鬱寡歡
◎指不愉快,心中憋氣。◎悶悶不樂。
心猿意馬
◎原為佛教用語。以猿騰馬奔比喻凡心無常、無定而又多變。後用以比喻心思不專,變化不定。◎佛教以猿馬性喜外馳來形容眾生的心,不能安住,喜攀緣外境。後用來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元 · 關漢卿也作“意馬心猿”。
自尋煩惱
◎自找的煩悶苦惱。意思是,本來不該有煩悶苦惱。◎煩惱全由自己執著而來。
怏怏不樂
◎因失望而很不快樂。◎心中鬱悶、不高興的樣子。也作“怏怏不悅”。
鬱鬱蒼蒼
◎猶言鬱鬱蔥蔥。草木蒼翠茂盛貌。形容氣之旺盛。1.猶言鬱鬱蔥蔥。草木蒼翠茂盛貌。2.形容氣之旺盛。
鬱鬱不樂
◎悶悶不樂。◎憂悶的樣子。
心煩意冗
◎同“心煩意亂”。
心煩慮亂
◎同“心煩意亂”。◎心裏煩躁,思緒淩亂。漢 · 蔡邕〈讓高陽鄉侯章〉:“臣是以宵寢晨興,叩膺增歎,心煩慮亂,喘呼息吸。”也作“心煩意亂”。
心神不定
◎精神狀態不安定。亦作:心神不寧。◎心思精神無法專注,或顯得不安定。也作“心神不寧”。
神鬱氣悴
◎精神鬱結勞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