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第492頁
每況愈下
◎每一次的情況愈發不如前次好。比喻一直在走下坡路,越變越壞。◎情況愈來愈壞。意思與“每下愈況”不同,後世相混,參見“每下愈況”條。
唉聲歎氣
◎見“唉聲歎氣”。◎因煩悶、傷感等而歎息。也作“唉聲歎氣”。
約定俗成
◎事物的名稱或法則,經人相約遵用,久而久之,為社會所公認或實用。1.謂事物的名稱,初由人相約命定,習用既久,遂為社會公認。2.泛指因長期習用,為社會所公認而固定下來。◎事物的名稱或法則,經人倡導,而成為社會習用或公認者。
不寒而栗
◎不冷而發抖。指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形容內心恐懼至極。漢 · 楊惲〈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也作“不寒而栗”。不寒而栗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ù hán ér lì,意思是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
以儆效尤
◎嚴肅處理一個壞人或一件壞事,用來警告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儆,警告。尤,過錯。“以儆效尤”指對某一壞人所做的壞事處以重刑,來嚇阻其他想要仿效做壞事的人。
自食其果
◎指自己做了錯事,自己承受壞的後果。◎自己吃到自己所種的果實。比喻做了壞事,由自己承擔其後果。
唇亡齒寒
◎唇沒有了,牙齒就寒冷。比喻雙方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嘴唇沒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係密切,休戚相關。
搖尾乞憐
◎指狗向主人搖尾討好的樣子。比喻人卑躬屈膝,討好別人的醜態。語出唐 ·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誌也。”◎本指狗搖著尾巴,以討主人歡心。後形容人有所請求,卑躬屈膝向人討好。唐 · 韓愈〈應科目與時人書〉:“若俯首貼耳、搖...
安之若素
◎(遇到不順利或反常的情況等)安然相處,像平常一樣對待。◎在反常或危困等情況下,仍安然處之,毫不在意。也作“甘之若素”。
乘人之危
◎人家有急難,反而乘機去侵害。◎趁人有危難時加以要挾、迫害。也作“乘人之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