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第776頁
頹唐
◎萎靡不振的樣子。1.衰微貌;蕭索貌。2.穨唐:1.隕墜貌。3.委靡不振貌。◎委靡不振。頹唐,是一個漢語詞語,拚音是tuí táng,是指衰頹敗落,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語出王褒的《洞簫賦》、南朝《文選 · 王褒》、清代龔自珍的《語錄》。
戰抖
◎顫抖。◎因驚懼或生病而發抖。戰抖是一個漢語詞匯,拚音是zhàn dǒu,意思是顫抖。
音譯
◎按音翻譯。也作“譯音”1.猶消息;情報。2.把一種語言的語詞用另一種語言中與它發音相同或近似的語音表示出來。◎翻譯時直接模仿原語的語音而不把它意思翻譯出來。音譯,指用發音近似的漢字將外來語翻譯過來,這種用於譯音的漢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隻保留其語音和書...
去掉
1.擺脫掉;使自身擺脫。2.拋棄;根除。去掉,漢語詞語,讀作“qùdiào”,指擺脫掉,拋棄,根除。
縫製
◎用針縫合。◎縫紉製造。縫製,漢語詞匯,出自柳宗元 《乞巧文》等,釋義為縫紉製作。
褒貶
1.讚揚和指責,借指評論好壞。2.說…的壞話,惡意批評(偏義複詞)◎批評是非、優劣。襃貶,bāo biǎn ㄅㄠ ㄅㄧㄢˇ,意思是.讚揚或貶低。
避諱
1.忌諱; 由於道德或審美的原因或可能遭到危險而不願說出或聽到某些會引起不愉快的字眼。2.回避某事物。1.舊時為了表示尊敬,在言語或書寫時,不說君主或尊長的名號,稱為“避諱”。避諱的方法有缺筆、缺字、換字、改音等各種方式。2.避免觸犯忌諱。
臧否
1.褒貶,評論。2.善惡。1.善惡得失。2.評論、褒貶。臧否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zāng pǐ,書麵用語,有褒貶、評比、評定、評價、評介、評論等意思。《左傳 · 隱公十一年》等均有記載。
辭謝
◎彬彬有禮地托辭拒收。1.推辭謝絕。2.道歉;謝罪。3.謝恩;道謝。4.辭別,告退。 《後漢書 · 隗囂傳》:“囂 將行, 方望 以為 更始 未可知,固止之, 囂 不聽。5.引申為辭去(職務)。◎婉拒、推辭。辭謝,是漢語詞匯,拚音:cí xiè基本解釋為彬彬有禮地托辭拒收。
問訊
1.詢問或打聽。2.問候。3.僧尼跟人應酬時合十招呼。也叫“打問訊”1.互相通問請教。2.打聽。3.問候;慰問。4.僧尼等向人合掌致敬。1.詢問。2.問候。3.佛教徒合掌問候的禮節。也作“悶信”。詞目:問訊拚音:wènxùn辨析:敬禮法之一。即向師長、尊上合掌曲躬而請問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