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頭之日
拚音 chū tóu zhī rì
解釋 出頭:擺脫困境等。指從困厄、冤屈、壓抑的處境中擺脫出來的日子。
出處 元·無名氏《龐娟夜走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風疾舉發,白日裏與兒童作戲,到晚間共羊犬同眠。不知幾時才得個出頭之日。”
例子 照此下去,我要躲到何年何月方有~!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八回
語法 作賓語;指翻身的日子
典故
指從困厄、冤屈、壓抑中擺脫出來的時刻。
《東周列國誌》第七十二回:“伍員……拜了東皋公四拜:‘異日倘有出頭之日,定當重報!’”《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九章:“與其死在刀下,妻子同歸於盡,不如活下去,與獻忠共圖大事,也許還有出頭之日。”又有【出頭有日】。
指在不久之後就可以出頭。
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前年和去年的國民革命,客籍表示歡迎,以為出頭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