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博聞多識
拚音 bó wén duō shí
解釋 博:廣博;聞:見聞;識:學識。知識豐富,見聞廣博。
出處 《魏書·李業興傳》:“博聞多識,萬門千戶,所宜訪詢。”
例子
公子生長中原,博聞多識,必知此獸之名。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35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知識
典故
見聞廣博,知識豐富。
《魏書.李業興傳》:“通直散騎常侍李業興碩學通儒,博聞多識,萬門千戶,所宜訪詢。”唐.張九齡《集賢殿書院上賜宴序》:“及乎鴻生碩儒、博聞多識之士,自開元肇建以迄於今,大用征集,煥乎廣內。”《東周列國誌》三五回:“公子生長中原,博聞多識,必知此獸之名。”亦作“博聞博識”。
宋.陸九淵《語錄》:“君子雖博聞博識,不以此自負。”亦作“博識多聞”。
《北史.徐之才傳》:“〔之才〕既博識多聞,由是於方術尤妙。”
反義詞 孤陋寡聞
英語 well learned and infor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