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死而不朽
拚音 sǐ ér bù xiǔ
解釋 指身雖死而言論、事業等長存。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
例子 生而不淑,孰為其壽;~,孰為其天。 唐·韓愈《唐太子校書李元賓墓誌銘》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事業永不磨滅
典故
謂身雖死而聲名、事業長存。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三國誌.魏書.賈逵傳》:“逵存有忠勳,沒而見思,可謂死而不朽者矣。”唐.韓愈《唐太子校書李元賓墓銘》:“生而不淑,孰為其壽;死而不朽,孰為其天。”
近義詞 永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