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未明求衣
拚音 wèi míng qiú yī
解釋 天沒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於政事。
出處 《漢書·鄒陽傳》:“始孝文皇帝據關入立,寒心銷誌,不明求衣。”《梁書·顧協傳》:“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賢如渴,爰發明詔,各舉所知。”
例子 《周書•樂運傳》:“天子~,日旰忘食,猶恐萬機不理,天下擁滯。”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典故
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於政事。
齊人鄒陽在勸諫吳王劉濞(bì必)時上書說:當初漢文帝進入函穀關(在今河南靈寶東北),立為天子,因天下多事,就處處警惕小心,有所戒懼,兢兢業業地治理國家。
每天,天還沒有亮,就起身穿衣,處理政務。
後因作帝王勤於朝政的典故。
【出典】:《漢書》卷51《鄒陽傳》2341頁:“始孝文皇帝據關入立,寒心銷誌,不明求衣。”臣瓚注曰:“文帝入關而立,以天下多難,故乃寒心戰栗,未明而起。”
【例句】:唐·姚思廉《梁書·顧協傳》:“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賢若渴,愛發明詔,各舉所知。” 唐·令狐德棻《周書·樂運傳》:“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猶恐萬機不理,天下擁滯。” 唐·徐夤《依禦史溫飛卿華清宮二十二韻》:“履朔求衣早,臨陰解佩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