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五藏六府
拚音 wǔ cáng liù fǔ
解釋 指體內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腎。六府: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亦作“五髒六腑”。
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達鬱》:“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竊,五藏六府。”
例子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長沮桀溺語》:“~,尚有未潔。”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指體內全部器官。
五藏:心、肺、脾、肝、腎。
六府: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
《呂氏春秋.達鬱》:“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藏六府。”清 俞樾《茶香室叢鈔.長沮桀溺語》:“五藏六府,尚有未潔。”亦作“五髒六腑”。
宋 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三:“五髒六腑中事,皆洞見曲折,不待切脈而後知。”楊朔《海市》:“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髒六腑都洗得幹幹淨淨。”
近義詞 五髒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