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先河後海
拚音 xiān hé hòu hǎi
解釋 先祭河神,後祭海神。比喻治學要弄清源流。
出處 《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例子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九卷:“非~之義,宜增入者。”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河:河神。
海:海神。
先祭河神,後祭海神。
比喻治學要弄清源流。
語本《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清.翁方綱《詩法論》:“夫惟法之立本者,不自我始之,則先河後海,或原或委,必求諸古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