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相習成風
拚音 xiāng xí chéng fēng
解釋 習:習慣。指都習慣於某種做法或看法,而成為一種風習。
出處 宋·高登《高東溪集·蔽主下》:“各挾所能以媒進,阿諛軟熟,相習成風。”
例子
永樂以還,崇台閣體,諸大老倡之,眾人應之,相習成風,靡然不覺。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二十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相互沿襲成為風氣。
元劉壎《隱居通議.理學一》:“回思吾儕小人……日夕汲汲,惟黃冊之文是務,舉世陷溺,相習成風,曷嚐有一之誌於道哉。”《醒世姻緣傳》第二六回:“動不動把一個大指合那中指在人前搣一搣,口說‘喲,我兒的哥嗬’這句話,相習成風。”亦作“相習成俗”。
清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理》:“今雖至愚之人,悖戾恣睢,其處斷一事,責詰一人,莫不輒曰理者,自宋以來,始相習成俗。”
近義詞 相習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