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
xiōng wú chéng zhú
解釋
指心中沒有完整的謀劃打算。
出處
清·鄭燮《板橋題畫·竹·胸無成竹》:“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鄭板橋畫竹,胸無成竹。”
例子
小說寫作應胸有成竹,散文隨筆當~。 馮驥才《胸無成竹的快樂》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源見“胸有成竹”。
謂辦事心中沒有完整的謀劃打算。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不熟此書,則胸無成竹,雖有其誌,何從措手?”清 鄭燮《題畫.竹》:“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鄭板橋畫竹,胸無成竹。”
近義詞
胸無成算
反義詞
胸有成竹 , 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