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雨散雲收
拚音 yǔ sàn yún shōu
解釋 ①比喻親朋離散。②指雨後轉晴。
出處 唐·溫庭筠《送崔郎中赴幕》詩:“心遊目送三千裏,雨散雲收二十年。”唐·慎氏《感夫詩》:“當時心事已相關,雨散雲收一餉間,便是孤帆從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例子
不多時候,忽然雨散雲收,推出一輪紅日,頃刻黃河解凍。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十八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源見“巫山雲雨”。
指男女歡會事畢。
宋 周邦彥《青玉案.良夜燈光》詞:“玉體偎人情何厚,輕惜輕憐轉唧𠺕。雨散雲收眉兒皺。”明 李日華《南西廂記.堂前巧辯》:“陽台雨散雲收。春意徘徊。”
近義詞 雨散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