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源清流清
拚音 yuán qīng liú qīng
解釋 源頭的水清,下遊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連,事物的本原好,其發展和結局也就好;或領導賢明,其下屬也廉潔。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潔”、“源清流淨”。
出處 語出《荀子·君道》:“故械數者,治之流也,非治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數,君子養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韓詩外傳》卷五:“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
例子 無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本源水清,下流也就幹淨。
比喻因果相連,起頭好,則其發展、結果也好。
也比喻領導賢明,其下屬也廉潔。
《荀子.君道》:“故械數者,治之流也,非治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數,君子養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韓詩外傳》卷五:“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亦作“源清流潔”。
漢.班固《高祖沛泗水亭碑銘》:“列土封功,炎火之德,彌光以明,源清流潔,本盛末榮。”亦作“源清流淨”。
明.無名氏《怒斬關平》頭折:“你是花根本豔,源清流淨,端的不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