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月露之體
拚音 yuè lù zhī tǐ
解釋 喻指辭藻華美而內容空乏的詩文。
出處 語本《隋書·李諤傳》:“江左齊梁,其弊彌甚……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
例子
世所盛行宋元詞曲,鹹以昉於唐末,然實陳隋始之,蓋齊梁月露之體,矜華角麗,固已兆端。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莊嶽委談下》
語法 作賓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隋書.李諤傳》:“江左齊 梁,其弊彌甚……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因以“月露之體”喻指辭藻華美而內容空乏的詩文。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莊嶽委談下》:“世所盛行宋 元詞曲……蓋齊 梁月露之體,矜華角麗,固已兆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