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治生產
拚音 bù zhì shēng chǎn
解釋 治:管理。指不注意或無暇料理自己的生計。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例子 韜奮先生盡瘁國事,~。 周恩來《致鄒韜奮夫人沈粹縝的慰問信》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世
典故
治:料理。
指不注意或無暇料理自己的生計。
語本《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周恩來《致鄒韜奮夫人沈粹縝的慰問信》:“韜奮先生盡瘁國事,不治生產。”又有【不事生計】。
(生計:有關生活的事情,指謀生之道。)明.張岱《家傳》:“先子家故貧薄,又不事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