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知大體
拚音 bù zhī dà tǐ
解釋 大體:關係全局的道理。不懂得從大局考慮。同“不識大體”。
出處 漢·賈誼《新書·俗激》:“臣之俗,特以牘書不報,小期會不答耳,以為大故,不可矣。天下之大指舉之,而激俗流失,世壞敗矣,因恬弗知怪,大故也。如刀筆之吏,務在筐箱,而不知大體
例子 劉子振,蒲人也,頗富學業,而~。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四凶》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眼光短淺
典故
同“不識大體”。
《舊唐書.田弘正傳》:“時度支使崔倰不知大體,固阻其請,凡四上表不報。”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四凶》:“劉子振,蒲人也,頗富學業,而不知大體。”
近義詞 不識大體
英語 fail to see the larger iss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