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楚相斷蛇
拚音 chǔ xiāng duàn shé
解釋 漢 賈誼 《新書·春秋》載, 春秋 楚 相 孫叔敖 ,幼時遇兩頭蛇,恐他人又見,埋之,懼,謂其母曰:“吾聞見兩頭蛇者死。”“母曰:‘無憂,汝不死。吾聞之,有陰德者,天報以福。’人聞之,皆諭其能仁也。及為令尹,未治而國人信之。” 漢 劉
典故
漢 賈誼《新書.春秋》載:春秋 楚相孫叔敖,幼時遇兩頭蛇,恐他人又見,埋之,懼,謂其母曰:“吾聞見兩頭蛇者死。”“母曰:‘無憂,汝不死。吾聞之,有陰德者,天報以福。’人聞之,皆謂其能仁也。及為令尹,未治而國人信之。”後因以“楚相斷蛇”為善行仁愛之典。
宋 魏泰《東軒筆錄》卷六:“曾 布為三司使,論市易事被黜。魯公(曾公亮)有柬別之,略曰:‘塞翁失馬,今未足悲;楚相斷蛇,後必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