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獨坐窮山,放虎自衛
拚音 dú zuò qióng shān fàng hǔ zì wèi
解釋 窮:沒有出路。獨自坐在沒有出路的深山裏,放出老虎來護衛自己。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出處 晉·常璩《華陽國誌•公孫述劉二牧誌》:“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
語法 作賓語、定語;比喻利用壞人而自招災禍
典故
獨自坐在沒有出路的深山裏,放出老虎來護衛自己。
比喻自招禍殃。
晉.常璩《華陽國誌.公孫述劉二牧誌》:“劉主(備)至巴郡。巴郡嚴顏拊心歎曰:‘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也作【獨坐窮山,引虎自衛】。
《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卻說嚴顏在巴郡,聞劉璋差法正請玄德入川,拊心而歎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
近義詞 獨坐窮山,引虎自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