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斷竹續竹
拚音 duàn zhú xù zhú
解釋 指砍竹作弓矢。
出處 先秦·無名氏《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肉’之謂也。”
典故
連動 指砍竹作弓矢武器。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音(陳音)曰:‘臣聞,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彈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彈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樸質,饑食鳥獸,渴飲霧露,死則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故歌曰:“~,飛土逐肉”之謂也。
’”△用於人的生息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