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懷安喪誌
拚音 huái ān sàng zhì
解釋 懷安:貪圖安逸。貪圖安逸會喪失誌氣。
出處 《左傳•襄公十八年》:“君王其謂午懷懷乎。”
典故
意謂貪圖安逸的生活將使人不思進取。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死,晉國發生內亂。
公子重耳自狄經衛流亡齊國。
齊桓公妻以宗女,從此,他便貪圖安逸生活,一住就是七年。
隨從他的人很是著急。
公元前637年的一天,他們在野外桑樹下討論對策,被樹上的采桑女奴聽見,告訴了重耳夫人齊薑。
薑氏怕走漏消息,殺了女奴,並對重耳說:“男子漢應當誌在四方,建勳立業,不應貪圖安逸,這會把自己毀掉。您還是快走吧。”可是重耳不同意。
薑氏便與重耳的舅舅子犯用計把重耳灌醉,裝在車上把他帶出齊國。
後來重耳歸國為君,終於成就了霸業。
【出典】:《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於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薑氏。薑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誌,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薑曰:‘行也。懷與安,實敗名。’公子不可。薑與子犯謀,醉而遣之。”
【例句】:唐·駱賓王《詠懷》:“忘機殊會俗,守拙異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