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流蕩忘反
拚音 liú dàng wàng fǎn
解釋 流蕩:流浪;反:同“返”,回家。指長期在外麵飄泊而不知返回。
出處 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時也。”
例子 反人~,蓋其得也,薦宗廟,揪管弦。其失也,語淫奔,事詭怪而已。 宋·王禹偁《答張知白書》
語法 作謂語;指長期在外麵飄泊
典故
見“流宕忘反”。
清·周中孚《鄭堂劄記》卷5:“心摹手追,~,適成一代之風氣。”
近義詞 流宕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