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袍澤之誼
拚音 páo zé zhī yì
解釋 袍澤:長袍與內衣,泛指軍隊中的同事。指軍隊中同事的交情、友誼。
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例子 他是洪承疇統率下援救錦州的八總兵之一,與吳三桂有~。 姚雪垠《李自成》第五卷第七章
語法 作賓語;指戰友感情
典故
偏正 袍、澤,古代衣服的名稱。
同袍同澤結下的情誼。
指在軍隊中建立的友誼。
語本《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 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寧光《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老兵們無不珍惜這用血汗、淚水,甚至生命建立起來的~。”△褒義。
多用於軍旅生活方麵。
→生死之交。
也作“袍澤故舊”。
近義詞 袍澤故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