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貧不學儉,富不學奢
拚音 pín bù xué jiǎn fù bù xué shē
解釋 貧窮的人不學節儉也會節儉,富有的人不學奢侈也會奢侈。形容環境、習慣對人的思想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出處 唐·馬周《請崇節儉及製諸王疏》:“曰:‘貧不學儉,富不學奢’,言自然也。”
語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書麵語
典故
貧窮的人不學節儉也會節儉,富有的人不學奢侈也會奢侈。
表示環境、習慣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語出唐.馬總《意林》卷五引《任子》:“諺雲:‘富不學奢而奢,貧不學儉而儉’。人情皆然,唯聖人能節之。”唐.馬周《請崇節儉及製諸王疏》:“語曰:‘貧不學儉,富不學奢’,言自然也。”又引作〔貧不學儉,卑不學恭〕。
《三國誌.魏誌.任城威王彰等傳.評》裴鬆之注引魚豢曰:“諺言貧不學儉,卑不學恭。非人性分也,勢使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