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破家鬻子
拚音 pò jiā yù zǐ
解釋 鬻:賣。家族毀壞,賣兒賣女。比喻困苦之極。
出處 宋·楊萬裏《民政上》:“上賦其民以十,則吏因以賦其百。朝廷喜其辦而不知有破家鬻子之民。”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生活
典故
鬻:賣。
家境破落到要出賣子女。
言困苦之極。
宋.楊萬裏《千慮策.民政上》:“上賦其民以十,則吏因以賦其百。朝廷喜其辦而不知有破家鬻子之民。”
拚音 pò jiā yù zǐ
解釋 鬻:賣。家族毀壞,賣兒賣女。比喻困苦之極。
出處 宋·楊萬裏《民政上》:“上賦其民以十,則吏因以賦其百。朝廷喜其辦而不知有破家鬻子之民。”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生活
鬻:賣。
家境破落到要出賣子女。
言困苦之極。
宋.楊萬裏《千慮策.民政上》:“上賦其民以十,則吏因以賦其百。朝廷喜其辦而不知有破家鬻子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