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潛龍勿用
拚音 qián lóng wù yòng
解釋 蛟龍隱伏而不為世所知。比喻人才埋沒未被重用。
出處 《周易•乾》:“初九,潛龍勿用。”
例子 函崤重險,鍾鼎淪覆,~,瞻烏在室。 北周·王褒《太傅燕文公於謹碑銘》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人才不被重用
典故
潛:藏匿。
蛟龍隱伏,不能施展才用。
比喻賢者隱居不仕。
語出《易.乾》:“初九,潛龍勿用。”孔穎達疏:“小人道盛,聖人雖有龍德,於此時唯宜潛藏,勿可施用。”北周.王褒《太傅燕文公於謹碑銘》:“函崤重險,鍾鼎淪覆,潛龍勿用,瞻烏在屋,道讚上台,功匡下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