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千佛名經
拚音 qiān fó míng jīng
解釋 原為佛經名。後以登科比喻成佛,因用以形容登科中榜。
典故
【典源】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三:“進士張 (chan), 濮陽王柬之曾孫也。時初落第,而手奉登科記頂戴之,曰:‘此千佛名經也。’其企羨如此。’宋·王镋《唐語林》卷四亦載,記為張倬事。
【今譯】 唐代張初次應考進士落第時,手捧進士登科記頂禮拜禱,說:“這就是千佛名經啊。”羨慕不已。
【釋義】 後以此典借指科舉登科的榜錄。
【典形】 等佛名、千佛名 千佛名經、選佛科名錄。
【示例】
〔等佛名〕 明·袁宏道《甲辰會榜題名至時》:“少年愛惜等佛名,今日公然破敝帚。”
〔千佛名〕 清·錢謙益《壬寅三月十六日》之二:“三條燭際升平候,千佛名標浩劫餘。”
〔千佛名經〕 宋·範成大《送同年萬元亨知階州》:“當年千佛名經裏,又見西遊第二人。”
〔選佛科名錄〕 清·黃遵憲《己亥續懷人詩》之三:“一編選佛科名錄,便是司空城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