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任賢受諫
拚音 rèn xián shòu jiàn
解釋 賢:有德有才的人。任用有才德的人,接受勸諫。
出處 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觀自古帝王,在於憂危之間,則任賢受諫。及至安樂,必懷寬怠,言事者惟令兢懼,日陵月替,以至危亡。”
典故
連動 諫,規勸君主、尊長或朋友,使之改正錯誤。
任用德才兼備的人,接受下屬的規勸。
唐·吳兢《貞觀政要》:“(魏征)曰:‘觀自古帝王,在於憂危之間,則~。’”△褒義。
用於惟賢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