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三十六計
拚音 sān shí liù jì
解釋 古語。原為虛指,極言計策之多。後來好事者予以附會,湊為三十六實數。其名目為: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裏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打草驚蛇,借屍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
典故
源見“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極言計策之多。
清 黃遵憲《悲平壤》詩:“三十六計莫如走,人馬奔騰相踐蹂。”馬南邨《燕山夜話.三十六計》:“古人所謂三十六計,原來並沒有詳細的內容,隻是借太陰六六之數,表示陰謀詭計多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