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失聲痛哭
拚音 shī shēng tòng kū
解釋 因為過度悲痛而痛哭。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痛定思痛,也不覺失聲痛哭。”
例子 眾百姓見到此碑,想起他生平的好處,往往~,因此這碑稱為“墮淚碑”。 金庸《神雕俠侶》第三十五回
典故
偏正 失聲,忍耐不住而出聲。
忍不住痛哭起來。
小學課本《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裏,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於~。”△用於描寫非常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