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識麵台官
拚音 shí miàn tái guān
解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七:“ 吳龍圖 中復 性謹約,詳於吏治,自 潭州 通判代還。 孫文懿公 為中丞,聞其名,初不之識,即薦為監察禦史裏行。或問 文懿 :‘何以不相識而薦之?’ 文懿 笑曰:‘昔人恥為呈身禦史,吾豈薦識麵臺官耶?’當
典故
宋 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七:“吳龍圖 中複性謹約,詳於吏治,自潭州通判代還。孫文懿公為中丞,聞其名,初不之識,即薦為監察禦史裏行。或問文懿:‘何以不相識而薦之?’文懿笑曰:‘昔人恥為呈身禦史,吾豈薦識麵台官耶?’當時服其公。”後因以“識麵台官”為徇私薦人之典。
清 陳裴之《香畹樓憶語》:“兩公當代大賢,以君為天下奇才,登之薦牘,此其儲才報國之心,非欲識麵台官、拜恩私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