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厭家雞,愛野雉
拚音 yàn jiā jī ài yě zhì
解釋 厭:憎惡;雉:野雞。憎惡家雞,喜歡野雞。原意是晉庚翼把自己的書法喻為家雞,把王羲之的書法喻為野雞。比喻賤近貴遠。
出處 晉·何法盛《晉中興書》第七卷:“在荊州與都下書雲:‘小兒輩賤厭家雞,愛野雉,皆進逸少書,須吾還,當比之。’”
典故
晉·何法盛《晉中興書》第七卷:“在荊州與都下書雲:‘小兒輩賤厭家雞,愛野雉,皆進逸少書,須吾還,當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