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屹然不動
拚音 yì rán bù dòng
解釋 屹然:高聳的樣子。像山一樣高聳而堅定,不可動搖。
出處 杜鵬程《夜走靈官峽》:“她滿可以回到家裏歇歇,可是她屹然不動地站在那裏。”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山或物體、人的意誌
典故
偏正 穩固挺立,毫不動搖。
老舍《四世同堂》48:“這樣的一家人是否受得住日本人的暴力的掃蕩,而~呢?”△褒義。
用於形容物體高聳穩固,亦比喻意誌堅定的人,在外部壓力下堅定而不動搖。
→巋然不動 巍然屹立 堅如磐石 ↔東倒西歪
近義詞 紋絲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