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遺矢如冰
拚音 yí shǐ rú bīng
解釋 東晉 王敦 謀反, 晉明帝 化裝去察看 王敦 營壘。走後, 王敦 使五騎追帝。“帝亦馳去,馬有遺糞,輒以水灌之”;而追的人“見馬糞冷,以為信遠而止不追”。事見《晉書·明帝紀》。後以“遺矢如冰”指代其事。 宋 蘇轍 《湖陰曲》:“遺矢如冰
典故
《晉書.明帝紀》:“(王)敦將舉兵內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駿馬,微行至於湖,陰察敦營壘而出……馬有遺糞,輒以水灌之。……俄而追者至,……見馬糞冷,……不追,帝僅而獲免。”
東晉王敦謀反,晉明帝得知消息後,微服乘馬悄悄察看了王敦軍營。
明帝走後,王敦立即派人騎馬追趕。
明帝的馬在路上拉了矢(同屎),他趕緊把馬糞用水澆冷。
追的人見馬糞已經很冷,以為明帝已遠去多時,遂不再追趕了。
後因以“遺矢如冰”用為過時已久,難以追趕的典故。
宋.蘇軾《湖陽曲》:“遺矢如冰已去遙,明日神兵下赤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