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忠孝節烈
拚音 zhōng xiào jié liè
解釋 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準則。
出處 宋·洪邁《夷堅丙誌·忠孝節義判官》:“吾今為忠孝節義判官,所生人間忠臣、孝子、義夫、節婦事也。”
例子 遇~事,則益慷概激昂。(清·邵長蘅《侯方域魏禧傳》)
語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封建道德準則
典故
見“忠孝節義”。
戚其章《甲午戰爭史》3章:“(鄧世昌)他經常‘在軍激揚風義,甄拔士卒,有古烈士風。遇~事,極口表揚,淒愴激楚使人零涕’。”
近義詞 忠孝節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