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忠言讜論
拚音 zhōng yán dǎng lùn
解釋 讜:正直。出言忠誠,立論正直。
出處 宋·趙昚宗《經進東坡文集序》:“故贈太師諡文忠蘇軾,忠言讜論,立朝大節,一時廷臣無出其右。”
例子 《元史•趙與票傳》:“朝廷立法多所谘訪,與票~,無所顧惜。進直學士,特侍講。”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讜:正直。
出言忠誠,立論正直。
宋.趙眘《經進東坡文集序》:“故贈太師諡文忠蘇軾,忠言讜論,立朝大節,一時廷臣無出其右。”《元史.趙與𤍟傳》:“朝廷立法多所谘訪,與𤍟忠言讜論,無所顧惜。進直學士,轉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