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澧蘭沅芷
拚音 lǐ lán yuán zhǐ
解釋 沅、澧:都是水名;蘭、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潔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出處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沅有茞兮澧有蘭。”
例子 澧蘭沅芷無窮竟,況複哀時重自傷。(清·黃遵憲《酬曾重伯編修》詩)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典故
比喻人品高潔美好。
康有為《戊戌八月紀變》詩: “澧蘭沅芷思公子,桂酒瓊茅祭國殤。”●《楚辭·九歌·湘夫人》: “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 同 “恍惚” 。
沅: 沅水。
醴: 同“澧”,澧水。
茞(zhi): 同 “芷” 。
詩寫湘君在洞庭之濱迎候湘夫人,但不見佳人降臨,於是在熱切的盼望中想到: 沅江有白芷,澧水有香蘭,各自散發芬芳,而自己思念公子,卻又不敢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