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伏生藏壁
拚音 fú shēng cáng bì
解釋 《史記.儒林列傳》:“伏生者,濟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朝錯(朝,也作‘鼂’‘晁’)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於齊 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後用為傳授經書的典故。清 吳偉業《汲古閣歌》:“伏生藏書遭書禁,中郎秘惜矜談進。”